根據(jù)術前檢查和手術中所見以及病理檢測結果,可以進行患兒的臨床病理分期:
一期,是腫瘤局限于腎內(nèi),被完全切除,腎包膜未受侵犯,腫瘤被切除前沒有破潰或者未做活檢,腎竇的血管未受侵犯,切除邊緣,未見腫瘤殘留。
二期,是腫瘤以擴展到腎外,但被完全切除,腫瘤有局部擴散,如浸透。穿過腎包膜達周圍軟組織或者腎竇受廣泛侵犯,腎外包括腎竇的血管內(nèi)有腫瘤,曾做過活檢,其中細針穿刺除外,或者術前、術中有腫瘤溢出,但僅限于斜腹部而未污染腹腔,切除邊緣未見腫瘤殘留。
三期,是腹部有非血源性腫瘤殘留,可以有以下任何情況之一:
第一是活檢發(fā)現(xiàn)腎門、主動脈或者盆腔淋巴結有腫瘤累及。
第二是腹腔內(nèi)有彌漫的腫瘤污染,如術前或者術中腫瘤溢出的斜腹部以外。
第三是腹膜表面有腫瘤種植。
第四是肉眼或者鏡檢可見切除邊緣有腫瘤殘留。
第五是腫瘤浸潤局部重要結構,未能完全切除。
第六是腫瘤浸潤穿透腹膜。
四期是血源性腫瘤轉(zhuǎn)移如肺、肝、骨、腦等,腹部和盆腔以外的淋巴結轉(zhuǎn)移,
五期診斷為雙腎腎母細胞瘤。
應按上述標準對每一側(cè)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