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肺結核可根據(jù)癥狀及脈象分為三種類型進行辨證論治。
陰虛肺熱型,主要癥狀為午后潮熱、手足心熱、夜間盜汗、兩顴發(fā)熱,唇紅咽干、形體消瘦、干咳無痰或痰少不易咯出或痰中帶血絲、舌苔薄邊尖紅,脈細數(shù)。選用藥物貝母二冬膏、保肺散、貝母梨膏、百花膏、羊膽丸、羅漢果玉竹沖劑、復方抗結核片等。
肺腎陰虛型,主要癥狀為潮熱盜汗、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失眠、五心煩熱、顴紅體瘦、咳嗆氣急、痰少質(zhì)粘和咯血、血色紅量多、或伴胸痛、舌紅少苔或光剝、脈細數(shù)無力。選用藥物玉露保肺丸、金貞麥味地黃丸、補金片、養(yǎng)陰清肺膏、養(yǎng)陽脈安片、麥味地黃丸等。
氣陰兩虛型,主要癥狀為午后潮熱、顴紅、熱勢不高、惡風畏寒、自汗盜汗、食少、神疲氣短、咳嗽無力、痰稀白量多、藕帶淡紅色,舌帶有齒印、苔薄白、脈細數(shù)無力。選用藥物潤肺止嗽丸、人參固本丸、天麻王漿、百部丸、人參滋補膏、萬年春蜂王漿、雪蛤銀耳膠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