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幾種測量指標,
一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簡寫aptt,正常值是24到36秒,它的臨床意義是其縮短主要見于高凝狀態(tài),1、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質進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2、血栓性疾病。3、臨床上使用肝素抗凝治療檢測。4、溶栓治療時,atpp,pt,tt應控制在正常值的兩倍。
二是血漿凝血酶原時間,簡寫pt,正常值是10.5到十五秒,他的延長主要是外源性凝血途徑中凝血因子的缺乏,還見于纖維蛋白溶解活力增強以及口服一些抗凝劑。pt是監(jiān)測華法林效果的首選檢查方法,其縮短主要見于凝血因子的增多癥,還有高凝狀態(tài),高凝血期,還有口服一些避孕藥。
三是國際標準化比值,正常值是0.85到1.15,它的適合的范圍主要有以下,一術前兩周口服抗凝藥,ini1.5到3.0。二原發(fā)和繼發(fā)靜脈血栓的預防的正常值在2.3到3.0。三活動性靜脈血栓反復靜脈血栓,肺栓塞預防,ini的值是2.0到4.0。四動脈血栓預防值3.5。五其縮短主要見于高凝狀態(tài)。
四,凝血酶時間,簡寫tt,正常值是14.0到18.0秒。
五,纖維蛋白原正常值2.0到4.0g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