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主要引起三種腎臟病變:
一、慢性高尿酸血癥性腎病,也叫痛風性腎病。慢性高尿酸血癥可導致尿酸結晶,主要在遠端集合管和腎間質沉積,尤其在腎髓質和乳頭區(qū),鏡下可見尿酸和單鈉尿酸鹽在腎實質內沉積,這種標志性組織學改變,稱為痛風石。經典的痛風性腎病,痛風石在皮髓交界處,及髓質的深部沉積。在痛風病史長的患者中的腎臟,不僅表現(xiàn)為痛風石形成,還伴有纖維形成、腎小球硬化、動脈硬化及動脈壁增厚。
二、急性高尿酸血癥性腎病。有短期內大量尿酸結晶,堆積于腎臟的集合管、腎盂和輸尿管所致。鏡下可見管腔內尿酸結晶的沉積,形成結晶和呈雪泥樣沉積物,沉積物可阻塞腎小管,使近端小管擴張,而腎小球結構是正常的,這些沉積物可導致梗阻及急性腎衰竭,但如治療恰當腎功能是可以恢復的。
三、尿酸性腎結石。鏡下可見尿酸結晶在腎乳頭和集合管內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