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引起腳腫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因為肝硬化之后門脈高壓導致的靜脈回流障礙,血液中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滲透到組織間隙中,引起凹陷性的浮腫;第二是肝硬化后肝臟功能下降,合成的白蛋白減少,導致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降低引起浮腫。
針對腳腫的治療有以下幾點:
第一,限制鈉和水的攝入。有一部分輕、中度的患者,經過這個治療可以產生自發(fā)性的利尿,使腳腫消退;
第二,利用利尿劑。常用的是螺內酯和呋塞米,現在主張兩種藥合用,既可以加強療效,又可以減少不良反應;
第三,可以多吃含蛋白比較高的食品,但是一定要適量,否則會容易引起肝性腦病,而且可以輸注白蛋白或者是血漿來提高血漿的膠體滲透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