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孕肚里通過翻身、伸胳膊、踢腿、打嗝等方式胎動。
胎動是指胎兒在子宮腔里的活動沖擊到子宮壁的動作,胎動的次數(shù)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每個孕媽感受胎動的時間不同,胎動時間可能與孕媽子宮壁的厚度、腹壁的厚度以及孕媽對胎動的關注度有關,也會有孕媽因為腹部脂肪層較厚或者感知不敏銳而推遲感知到胎動的時間。大部分孕媽會在16-20周感知到胎動,初產婦感知到胎動的時間會稍晚,大概在18-20周。
在孕24周后,孕媽可以在家數(shù)胎動,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時,將3個小時的胎動次數(shù)相加再乘以4,就相當于是12個小時的胎動次數(shù),胎動次數(shù)至少要在30次以上。如果12個小時胎動在30次以下,孕婦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監(jiān)護,檢測胎兒是否缺氧。如果胎兒處于缺氧狀態(tài),可以采取左側臥位吸氧進行緩解。
孕期孕媽要適當控制營養(yǎng)攝入,按照標準流程進行產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