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炎在臨床非常多見,多是由于急性腸炎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而演變成慢性的腸炎,慢性的腸炎腹瀉、腹痛,給病人帶來很大的痛苦。
中醫(yī)把慢性腸炎叫做泄瀉,中醫(yī)認為這種慢性泄瀉主要是由于脾胃的虛弱和脾腎陽虛而導致長期的慢性腹瀉,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對脾陽有損害,所以運化水谷精微而得到不好的利用,引起長期的腹瀉。
所以在治療上常常應用健胃、利濕、和胃的方法來治療慢性腹瀉,常用的藥物有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藥物成分含有黨參、白術(shù)、茯苓、扁豆、苡仁、山藥、蓮子肉、陳皮、木香等這些藥物合起來一起服用,有理氣和胃和健脾利濕的作用,可以治療腹瀉。所以慢性腹瀉的病人可以長期用參苓白術(shù)散來治療慢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