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咽峽炎主要類型是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病原體為柯薩奇a組病毒,多見于嬰幼兒高熱,嬰兒流涎增多,吞咽不適。表現(xiàn)為拒奶、煩躁、愛哭鬧,幼兒咳嗽、咽痛、咽部有特異性病變,初為散在性紅疹,旋即變?yōu)榘捳?,直徑約24毫米。
破潰后成為黃白色淺潰瘍,周圍有紅暈,數(shù)目多少不定,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軟腭、扁桃體及懸雍垂上,發(fā)熱在二到四天后下降,潰瘍一般持續(xù)四到十天,血化驗檢查白細胞偏低或正常,中期、早期中性粒細胞稍增高。如果合并細胞感染,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可增高。
療效方法為注意休息,多飲水,室內應該保持在22到26度,避免空調風直吹患兒,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魚肉等油膩、高蛋白食物,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潔,減少繼發(fā)細菌感染的機會,注意呼吸道隔離,發(fā)熱38.5度以上,高熱可采用藥物降溫,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