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的中醫(yī)治療方法主要是根據(jù)證型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常見的癥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肝火上沖,腦絡失和型,患者會表現(xiàn)為頭暈、眩暈、耳鳴、失眠多夢、易怒。治療方法是清肝瀉火,通脈活絡,常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天麻、鉤藤、桑寄生、黃芪、石決明、夜交藤、生牡蠣、黃牛膝、杜仲等等。
第二,痰濁阻熱,清揚不展型,患者表現(xiàn)為頭暈、頭重、肢體麻木、口苦、口干、形體肥胖、大便干結。治療方法是去痰通絡,生津降濁,經常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半夏、白術、天麻、茯苓、陳皮、菖蒲、枳實等。
第三,腎精虧虛腦絡失策型,患者會表現(xiàn)為頭暈、頭空痛、耳鳴、視物模糊、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治療的方法是補腎填精,養(yǎng)血榮腦,常使用的藥物主要有熟地、山茱萸、麥冬、菟絲子、五味子、枸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