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是由霉菌引起的,它的特征是在口腔黏膜發(fā)生白點,可先見于舌面、頰部、軟顎及硬顎,以后蔓延到咽、唇等處。
如體質虛弱或在應用多種抗生素和激素時,可使霉菌加速發(fā)展,以致可以波及食道、氣管、鼻腔甚至肺或腸道等處的黏膜。
白點高出黏膜面呈苔蘚狀,也可互相融合,不像奶塊容易拭去,用力拭去后,白苔下面的黏膜粗糙出血。
如鵝口瘡患者,注意口腔清潔,不濫用抗生素和激素,局部涂治霉菌素后治愈較快。
它的檢查項目有尿常規(guī)、體溫、血常規(guī)。本病應當與滯留奶塊相鑒別。
口腔滯留奶塊及性狀雖然與鵝口瘡相似,但用溫開水或棉簽輕輕擦拭,即可移動去除,而本病的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紅、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