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訓練和行為干預:采用高度結構化、強化性的訓練方式,以掌握社交技能和促進語言發(fā)展為主要訓練內容。由經過專業(yè)培訓的特殊教育教師、職業(yè)治療師或護士擔任。
2,心理治療:多采用行為治療。主要目標是強化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矯正影響到接受教育和訓練、社會交往或危害自身安全的異常行為,如刻板行為、攻擊性行為、自傷或自殘行為等。
認知治療適用于高功能或學齡期、青春期孤獨癥患者。目的是幫助患者認識自己與同齡人的差異、自身存在的問題,激發(fā)自身的潛力,發(fā)展有效的社會交往技能。
家庭治療和咨詢能使孤獨癥患者的父母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掌握恰當的養(yǎng)育技能和應對技巧。
3,藥物治療:目前還缺乏能夠改變孤獨癥病程,改善核心癥狀的藥物。當患者伴隨的精神癥狀明顯威脅到自身或他人安全,或嚴重干擾患者接受教育和訓練,影響日常生活時,可使用藥物予以對癥治療。比如利培酮、抗抑郁藥舍曲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