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性壞疽是厭氧菌感染的一種,即梭狀芽跑桿菌所致的肌壞死或肌炎,已知梭狀芽跑桿菌有多種,引起本病主要的有產(chǎn)氣莢膜梭菌、水腫桿菌、腐敗桿菌、溶組織桿菌等。
感染發(fā)生時,往往不是單一細菌,而是幾種細菌的混合,這類細菌可產(chǎn)生多種有害于人體的外毒素與酶,有的酶是通過脫氮、脫氨發(fā)酵的作用,而產(chǎn)生大量不溶性氣體,例如硫化氫、氮等。
有的酶積聚在組織間,有的酶能溶解組織蛋白,使組織細胞壞死、滲出,產(chǎn)生惡性水腫,由于氣水夾雜,急劇膨脹,局部張力迅速增加,皮膚表面可變的如木板樣堅硬,筋膜下張力急劇增加,從而壓迫微血管,進一步加重組織的缺血、缺氧與失活,更有利于細菌繁殖、生長,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這類細菌還可產(chǎn)生卵磷脂酶、透明質酸酶等,使細菌易于穿透組織間隙,快速擴散,病變一旦開始,可延肌膚或肌群向上下擴展,肌肉轉為磚紅色,外觀如熟肉,失去彈性。
如侵犯皮下組織,氣腫、水腫與組織壞死,可迅速沿筋膜擴散,活體組織檢查發(fā)現(xiàn)肌纖維間有大量的氣泡以及大量的炎性粗短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