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右側頸動脈分叉處斑塊形成3.4*1.7
2020-10-04 1790次
病情描述:
右側頸動脈分叉處斑塊形成3.4*1.7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右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何形成一側的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在我們臨床中,一般很多頸動脈狹窄的患者,他都是單側發(fā)病,雙側也有,但是比例比較低,大約10%~20%,絕大多數是一側發(fā)病,跟病人的生活習慣,睡眠習慣,是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講就是動脈硬化,造成了頸動脈的狹窄,多數是有一些基礎的病因在,像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這些需要進行病因學的糾正,再一個如果說狹窄造成了癥狀,像頭暈、黑蒙、暈倒、腦梗死,這些個50%以上的狹窄,就需要手術干預了,對于沒有癥狀的,臨床檢查發(fā)現超過70%的狹窄,也要進行早期的手術干預。01:07
-
右側頸動脈斑塊怎么辦發(fā)現右側頸動脈斑塊的患者可以控制飲食,服用藥物治療,或者進行手術治療。頸動脈斑塊雙側發(fā)病率基本一致,左側和右側的發(fā)病率基本是相同的,如果出現右側的頸動脈斑塊,首先要進行超聲檢查明確斑塊的位置、范圍、引起狹窄的程度,如果狹窄程度超過50%,病人經常頭暈,甚至眼前發(fā)黑、暈倒,再有就是發(fā)生過腦梗塞,是需要進行手術的,手術方法有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或者頸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如果狹窄程度超過75%了,即使沒有癥狀也應該手術,超過75%的狹窄大概率會引起缺血性卒中事件,引起腦梗死,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是比較輕微的狹窄,超聲發(fā)現了斑塊,但是沒有造成嚴重的狹窄和堵塞,說明身體發(fā)出了警鐘,需要進行控制,要進行低鹽低脂飲食,必要的時候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預防斑塊進一步發(fā)展,穩(wěn)定斑塊,然后預防斑塊破裂。01:27
-
左右側頸動脈硬化伴硬化斑塊形成做微創(chuàng)如果患者目前存在頸動脈硬化伴有斑塊的形成,一般來講是不需要進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除非是目前患者的血管出現了中度或者是重度的狹窄,這個時候需要考慮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但是,大多數患者其實只是單純的動脈粥樣硬化,對于這樣的患者在實際臨床當中,主要是結合抗動脈硬化以及降脂穩(wěn)定斑塊治療,有助于延緩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我們往往建議患者可以結合口服吃像阿司匹林,或者是氯吡格雷這樣的抗血小板藥物。同時,聯(lián)合口服降脂穩(wěn)定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他汀類藥物,代表性的藥物有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建議患者要長期終生口服,才可以更好的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功效。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情況請按藥品說明或到正規(guī)醫(yī)院按醫(yī)囑用藥。語音時長 01:11”
-
頸動脈斑塊形成與冠心病的關系頸動脈斑塊形成與冠心病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兩者有共同的發(fā)病基礎,就是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斑塊形成是由于多重的危險因素導致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團塊狀結構。而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均可以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比如年齡、性別、家族史、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煙等因素,既可以作用在頸動脈上,又可以作用到冠狀動脈上。所以,兩者的發(fā)病因素以及危險因素都是相同的,很多時候冠心病在沒有發(fā)病時通過儀器是檢測不到的,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檢測頸動脈來判斷血管硬化的程度以及頸動脈斑塊形成的情況,然后再結合患者的癥狀、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的表現來初步判定患者是否發(fā)生了冠心病。所以目前來說對于頸動脈的預防也就可以積極的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頸動脈斑塊形成與冠心病的關系是較為密切的。語音時長 01:46”
-
左側頸動脈分叉處硬化斑塊形成左側頸動脈分叉處硬化斑塊形成通常是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等原因引起,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對癥使用藥物治療。1、脂代謝異常:通常是指脂質物質在體內的合成、分解、消化、吸收和運輸異常,導致各種組織脂質過多或不足,從而影響機體功能,可能會出現左側頸動脈分叉處硬化斑塊形成的情況。在治療方面,有必要消除原因和誘因,如
-
右側頸總動脈分叉處斑塊患者右側頸總動脈分叉處斑塊可能是正常情況,也可能是由血管內膜損傷、機械性損傷等引起的,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1、正常情況:右側頸總動脈分叉處斑塊常發(fā)生于中老年人,是人體老化的自然表現,屬于正常情況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2、血管內膜損傷:如果患者發(fā)生局部血管內膜損傷,可能會導致細胞因子釋放增加,從而使內
-
左側頸動脈分叉處2.4x0.9強回聲斑塊血脂高?
-
頸動脈右側分叉處壁見9.5*1.8mm斑您好,您目前有什么不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