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小嬰兒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問題,主要因體內乳糖酶不足導致無法完全分解乳糖而引起。其典型表現包括腹瀉、體重增長異常、腸絞痛及嘔吐等。
首先,腹瀉是乳糖不耐受最常見的癥狀。寶寶攝入含乳糖食物后,由于乳糖未被充分分解,進入消化系統(tǒng)后被細菌發(fā)酵,產生氣體和酸性物質,導致腹瀉,大便多呈稀水樣,帶有泡沫,顏色可能偏黃或青綠。
其次,乳糖不耐受會影響寶寶的體重增長。因為頻繁的腹瀉導致營養(yǎng)吸收不良,長期下來,寶寶的體重可能增長緩慢或停滯。
再者,腸絞痛也是乳糖不耐受的一個顯著特征。寶寶可能會出現腹部緊繃、不安、哭鬧等表現,這是腸道內氣體增多、腸道膨脹和痙攣性收縮的結果。
針對乳糖不耐受,治療時可以考慮使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乳酶生片和蒙脫石散等藥物。這些藥物能夠幫助調節(jié)腸道菌群、補充乳糖酶、保護腸道黏膜,從而緩解癥狀。但請家長注意,務必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盲目使用。
此外,家長在發(fā)現寶寶有乳糖不耐受癥狀時,應及時帶寶寶就醫(yī),通過專業(yè)檢查明確診斷,并根據醫(yī)生建議調整飲食,如采用低乳糖或無乳糖奶粉喂養(yǎng)。同時,家長也要細心觀察寶寶的飲食反應,減少含乳糖食物的攝入,以減少不適癥狀的發(fā)生??傊?,科學喂養(yǎng)、遵醫(yī)囑用藥是保障寶寶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