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氣一般按摩膻中穴、內太沖穴、行間穴等部位。
一、膻中穴:別名元兒、上氣海、胸堂、亶中,隸屬任脈。位于胸部,橫平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上。在胸骨體上,有胸廓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心痛、噎膈、呃逆、產后乳少、乳癰、乳癖等。平刺0.3-0.5寸。按摩此部位常用掐法、一指禪推法等。
二、內太沖穴:位于足背,與第1、2跖骨間隙中點相平,(足母)長伸肌腱脛側凹陷中,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足背內側皮神經等,深層有腓深神經。主治疝氣上沖、鎮(zhèn)靜、呼吸困難、不順等。直刺或斜刺0.2-0.3寸。
三、行間穴:屬足厥陰肝經。位于足背,第1、2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有足背靜脈網,第1趾背動、靜脈,正當腓深神經的跖背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主治中風、癲癇、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青盲、口歪、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陰中痛等。直刺0.5-0.8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