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后位懷孕的幾率大概是40%~50%左右,由于身體狀況不同,所以懷孕的幾率也會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具體情況還需要因人而異。
正常情況下,子宮在女性的盆腔中呈前傾前屈位,但是多次分娩以后會導致女性子宮周圍的韌帶發(fā)生松弛,還可能會導致盆底肌肉發(fā)生損傷,不能夠承托子宮和直腸等器官,從而使子宮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出現子宮后位的情況。而且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也會造成子宮出現后位的情況,子宮后位以后子宮會倒向直腸,呈后傾后屈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會影響到精子以及卵子的結合,使女性懷孕的幾率降低到40%~50%左右,所以患病后還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加重,治療方法一般有盆底肌訓練,電刺激治療、盆底肌物理治療等,如果存在感染的情況還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生素藥物,比如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霉素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
在治療期間需要做好生殖器部位的清潔工作,需要每天用溫水清洗,還需要勞逸結合,適量運動,有利于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