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芡實既不是補陰的也不是補陽的。
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之功效;常用于治療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等癥。
芡實性平,不屬于寒性中藥,也不屬于熱性中藥,所以既不能補陽也不能補陰。由于芡實味甘,甘五行屬脾,可入脾經,所以可以起到補脾的作用,脾從中醫(yī)上講具有運化水濕的作用,所以可以除濕。又由于芡實味澀,澀味能收、能斂,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入腎經,所以可以益腎固精、止瀉、止帶。
芡實歸脾、腎經,腎主藏精,主生殖,為人體生命之本源,故稱腎為先天之本。脾主運化可以運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可以營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使其發(fā)揮正常功能,并能充養(yǎng)先天之精,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稱脾為后天之本。
芡實可以滋養(yǎng)脾、腎,但具體用量建議面診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