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兩虛和氣血兩虛的區(qū)別在于表現(xiàn)不同、病因不同、用藥不同等。
1、表現(xiàn)不同:
陰陽兩虛通常是指身體既有陰虛又有陽虛的表現(xiàn),如既怕冷又怕熱,同時還伴有形體消瘦、腰膝酸軟等;氣血兩虛臨床表現(xiàn)是以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淡白或萎黃、心悸失眠等。
2、病因不同:
陰陽兩虛多見于過度勞累、素體虛弱,久病及腎等原因導致腎臟陰液不足,無法調控臟腑的各種生理功能;氣血兩虛多見于不良生活習慣、久病不愈等引起的。
3、用藥不同:
陰陽兩虛常用的藥物一般有桂附地黃丸、補腎強腎片、金匱腎氣丸等;氣血兩虛一般有八珍顆粒、氣血雙補丸、阿膠養(yǎng)血顆粒等。
除了以上的區(qū)別外,其中包括癥狀不同,患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遵醫(yī)囑用藥,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