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缺血一般指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dǎo)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等,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體力活動時胸悶、心悸、氣短,突發(fā)的心動過緩、血壓降低或暈厥等癥狀。建議懷疑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積極就診檢查,如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等,明確診斷。確診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議積極就診治療,可以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口服藥物治療,如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等,必要時也可以進(jìn)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外科冠脈搭橋術(shù)等治療。
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可以多吃紅薯、西紅柿、胡蘿卜、黑木耳等蔬菜。還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戒煙少酒,避免過重體力勞動或突然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