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并不存在中藥熬多長時間最佳這種說法,一般需要熬30分鐘到60分鐘。
中藥的類型有很多,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一般是熬制后服用,因為所選擇的中藥類型不同,中藥的毒性不同,熬制的時間也會有所區(qū)別,如果中藥的毒性比較小,需要熬制的時間相對比較短,一般是30分鐘,不可以時間過短,以免影響藥效發(fā)揮。如果中藥的毒性比較大,在熬之前需要先用冷水浸泡,然后再用大火熬制,煮沸之后用文火慢熬,需要熬制的時間相對比較長,能夠使藥物的毒性減弱,一般需要熬制60分鐘,如果熬制的時間比較短,不利于病情控制。
無論是服用哪種中藥,都需要嚴格遵醫(yī)囑,用藥期間不可以私自加減劑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者導致身體出現(xiàn)不良反應。用藥期間還需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不可以吃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藥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