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發(fā)生絞窄的腸梗阻主要包括腸套疊、腸扭轉及嵌頓疝等類型。這些腸梗阻若不及時處理,容易導致腸管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進而發(fā)展為絞窄性腸梗阻,嚴重威脅患者健康。
1、腸套疊
腸套疊多見于小兒,通常是由于腸管的一部分套入到相連的腸腔內,造成腸腔狹窄和阻塞。隨著時間的推移,套疊部分的腸管可能發(fā)生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進而引發(fā)絞窄。
2、腸扭轉
腸扭轉是一段腸袢沿一個固定點旋轉而引起,常常是因為腸袢及其系膜過長,腸扭轉后腸腔受壓而變窄,引起梗阻、扭轉與壓迫影響腸管的血液供應,因此,腸扭轉所引起的腸梗阻多為絞窄性。
3、嵌頓疝
疝是指體內的器官或組織通過不正常的途徑離開其正常位置,常見的是腹股溝疝。當腹腔內壓力突然增加時,如咳嗽、用力排便等,疝內容物可能會被推入疝囊并卡住,造成嵌頓。如果嵌頓時間過長,也可能導致絞窄。
在處理這些腸梗阻時,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如止痛藥、抗生素、抗炎藥等)、手法復位或手術治療。常用的止痛藥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抗生素如頭孢甲肟,抗炎藥如地塞米松等,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感染風險,并盡快恢復腸道的正常功能。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